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廣泛用于化工產品的乳化分散劑、抗靜電劑以及防結塊劑。是以正十二烷基苯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產品,下面新疆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它的合成技術及原理吧。
主要原料:直餾煤油、氫氣、苯、無水三氯化鋁、三氧化硫、氫氧化鈉等。
生產烷基苯一一三氧化硫磺化——氫氧化鈉中和——產品
(1)煤油原料路線:該路線應用.多,原料成本低,工藝成熟,產品質量也好。
(2)石蠟裂解法。
(3)乙烯齊格勒聚合法:由路線先制得ɑ-烯烴,由ɑ-烯烴作為烷基化試劑與苯反應得到烷基苯。這樣生產的烷基苯多為2-烷基苯,作洗滌劑時性能不理想。
(4)丙烯齊聚法:丙烯齊聚得到四聚丙烯,再與苯烷基化,然后磺化、中和而得到高度支鏈化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TPS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環境公害,60年代已被正構烷基苯所取代,現只有少量生產作農藥乳化劑用。
脫氫法制備烷基苯
生產原理:直餾煤油經加氫精制,分子篩脫蠟制得正構烷烴,旅鏈的正構烷烴脫氫生成單烯烴,單烯烴和未脫氫的正構流烴在催化劑存在下與苯反應生成烷基苯
生產原料:直餾煤油、氫氣、苯、無水三氯化鋁
優點:工藝較為先進,產品質量較好,2-位烷基苯的量少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合成的流程
直餾煤油、氫氣、苯、無水三氯化鋁、三氧化硫、氫氧化鈉
直餾煤油經脫氫后,十二烯烴和苯由供料泵進入魔化器,再將生成的十二烷基苯送入磺化器與進入磺化器的三氧化硫(3%~5%)瞬間發生磺化反應,產物經氣液分離器、循環泵、冷卻器處理之后,部分回到反應器底部,用于磺酸的急冷,部分反應產物被送入老化器,調整反應保持時間再進入水化器成酸,.后經中和器制得烷基苯磺酸鈉(LAS)。尾氣經除霧器去酸霧,存經吸收塔吸收后放空。
工藝條件的控制烷基化反應采用 三氯化鋁為催化劑,反應壓力0.6~0.8MPa, 溫度30~40℃,苯與烯烴的摩爾比約為。三氧化硫在進入磺化器之前被干燥的空氣稀釋至濃度為3%~5%,其目的是為了控制反應速度,減小因為反應速度帶來的缺陷。三氧化硫與烷基苯的摩爾比1:1.03~1.05, 反應溫度控制在25℃不超過30℃。將氫氧化鈉配成10%的溶液,通入中和器,將pH控制在7~8,中和器中需要不斷地攪拌,且將溫度控制在40—50°C。
廢氣處理由磺化反應器排出 的尾氣除空氣外,還夾帶少量酸霧及痕量SO3,氣體以及SO2氣體,尾氣進入靜電除霧器,在強電場作用下除去酸霧。除霧后的氣體進入填料吸收塔,與NaOH水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再經氧化塔由空氣氧化成Na2SO4。無廢水和固體廢物產生。
以上就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合成技術,下期我們繼續來講講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工藝原理吧。